9月22日晚上19:00-21:00,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冯兵教授在我校长安校区诚意楼202室为我院哲学专业本科生、研究生进行了《圣门第一义:儒家“敬”论的发展与演变》学术报告,报告由俞秀玲老师主持,学院张磊、杜君璞、王荣虎等教师一起参与了学术报告。
冯教授视角独特,思路明快,他指出,“敬”论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重要范畴,并贯穿中国古代思想历史发展的始终;同时,冯教授从“敬”论的三个发展阶段,即《尚书》中的政治之敬、《曲礼》中的礼仪规范之敬以及程朱理学的心性之敬说明“敬”论的发展与演变,并强调指出,“敬”论在《尚书》之“敬”中所蕴含的敬天、敬民、敬德意识,《曲礼》之“敬”中所渗入的“警”“肃”“慎”“恭”“畏”等五重涵义,以及程朱理学中的“敬”论所包含的“收敛”“谨畏”“常惺惺”“主一”和“容貌辞气”等思想内涵,不仅是“敬”论的进一步系统化深化发展,同时也是对人伦秩序与行为规范的约定。在此基础上,冯教授从儒家“敬”论的基本精神入手,鼓励并启发同学们追溯古人的礼仪精神以汲取营养,将关西夫子冯从吾先生“身正心安魂梦稳,天知地鉴鬼神泣”的好人精神融入自己的为人处世中,做一个温文尔雅、知礼懂礼并守礼的“好人”。
讲座结尾,冯教授总结指出,经由三个阶段的发展,儒家“敬”论融社会规范与内在心性为一体,实现了社会道德与人格主体的统一,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与伦理学思想中的核心范畴,对今天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有着积极借鉴意义。
此次讲座同学们深受启发,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。
供稿:徐佳 责编:李彧嘉
上一篇:已经是第一篇了